2025年以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制药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以“健康守护启新程,安全用药共担当”为引领,联合宁波鄞州区垃圾分类指导中心深化协作,持续推进“药管家”过期药品(有害垃圾)回收志愿服务项目迭代升级。通过深化专业赋能、拓展服务网络、创新联动机制,团队将安全用药与有害垃圾回收服务精准送达鄞州区内的社区、乡村、校园及综合商业体、公园等公共场所,织就了一张守护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防护网。
架构升级,服务力量“多元化”
“药管家”团队在党建引领下,逐渐成为一支由党员教师领衔、药学专业教师、学生党员、青年团员为骨干,广泛吸纳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今年4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及畸山小学12名学生及2名教师正式加盟。新老成员携手,通过“药品安全知识竞答”“有害换有爱”过期药兑换绿植等活动,让安全用药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并借由“小手拉大手”辐射家庭。


专业筑基,健康服务“精准化”
团队创新打造“基础服务+特色项目”模式,在过期药(有害垃圾)回收、药品知识宣讲、医药保健三项核心服务上,增加健康养生、化妆品安全指导等内容。在鄞州区文汇社区、奉化区陈家岙村等地,专业教师们用实物演示和方言讲解,破解居民用药误区:“药品未按规定贮存或受潮变色即不可服用”“干吞药片损伤食道”等知识深入人心。针对乡村高龄老人,团队入户建立药品电子档案,现场标注快过期药物,并用礼品置换过期药,践行“有害换有爱”的有害垃圾回收理念。


闭环管理,健康守护“长效化”
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新药建档-分类管理-解读指导-定期回访-有害垃圾回收处理”五步闭环体系,为居民尤其老年群体提供全程药学服务,及时生成家庭药品电子档案。2025年至今,团队在鄞州区及周边已累计开展讲座及过期药(有害垃圾)回收服务135场次,回收过期药品(有害垃圾)超8000份,为城乡居民筑起“家门口”的药学安全与有害垃圾规范回收屏障。


多方联动,健康网络“立体化”
在深化与鄞州区分类指导中心协作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拓展“院校-行业-社区”联盟,在鄞州区内与近30个社区、2所学校共建有害垃圾(过期药)回收服务网络;持续推动青少年从“受益者”转变为医药文化和垃圾分类的“行动者”;由20名教师及学生骨干组成的宣讲团持续推进“百场健康讲座进万家”行动,深入鄞州区及周边社区乡村。例如在慈溪新浦镇六塘南村和黎明村,为100余名乡村少年带来生动讲座,将宁波医药文化发展历程、安全用药常识与有害垃圾分类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用药与环保的种子。


从城市社区到乡村角落,鄞州区的“药管家”团队正以专业力量助力药品安全使用及过期药品(有害垃圾)回收全链条。未来,团队将持续拓展过期药回收“地图”,深化有害垃圾回收共治网络,让专业药学服务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成为守护全民健康、助力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的坚实基石。
原文链接:有害药品回收直通家门口,鄞州“药管家”志愿服务再升级 - 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