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甬派客户端》:这个高校以艺术为媒,融中医药文化浸润象山乡土

来源:甬派客户端     审核人:    时间:2025-07-09    作者:    点击:    

7月4日,“滨海素问·清凉一夏”纳凉晚会在象山举行。活动由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象山县墙头镇人民政府指导,将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以艺术之美送入墙头镇村民心间。

晚会上,合唱、朗诵、童谣、乐器独奏等轮番上演,为夏日的夜晚送来阵阵清凉。来自宁波市鄞州学士小学“李宁班”的孩子们与绿风艺术团联袂献上开场小合唱《诗经·鹿鸣》巧妙点出“苹”(青蒿古称)与宁波诺奖得主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渊源;悠扬笛声《小放牛》勾勒药农悠然意象,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的马翊洛同学以一曲优雅的小提琴《如愿》,奏响了美好的祝福;宁波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陈一卿老师带来的《宁波童谣》,以其地道的药香韵味和亲切的活动;宁波老年大学的姜敏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了原创作品《墨韵长歌》,将书法艺术与中医药典故(古墨入药)完美融合。

晚会现场 通讯员供图

由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学生创作的原创舞台剧《大药商》把晚会推向高潮。该剧以宁波药商巨子项松茂等为原型,深情讴歌了宁波药帮“仁心济世、诚信为本、创新发展”的精神,及其在民族危难时刻“实业救国”的赤子情怀与壮烈牺牲,生动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人的家国大义,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大药商》舞台剧 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由宁波市级文化特派员侯丽娜老师精心导演创排的。她表示,当城乡少年踏上滨海药材研学苗圃,当在地艺术家创作滨海生态艺术作品时,“声声乡韵美、声声乡音浔、声声乡颂传”的“三乡三艺”人文精神,已在泥土中抽枝生发成为乡村振兴可触、可感、可亲的艺术乡建的康健蓝图。

晚会现场还同步发布侯丽娜文化特派团队为墙头镇专属设计的“溪里有方·大美健康”文化健康产品,实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闭环。

侯丽娜说,“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三声三乡’美育实践团队深入乡村的动人缩影,也是“艺术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注脚。”

学生实践队 通讯员供图

据悉,“三声三乡”浙药美育实践团队此前深入象山多个乡镇,为晚会注入深厚的本土基因。侯丽娜与浙药大学子们一同化身“健康引路人”,在派驻茅洋乡何东凝老师打造的“青衿”少儿主题书房中,让游客在领略“山海药材”的实用价值。实践团还搭建亲子共学课堂,联动鄞州区学士小学的孩子和家长们,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

原为链接:这个高校以艺术为媒,融中医药文化浸润象山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