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浙江教育报》:从“照护荒”到“人才仓” 浙江多维度推进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

来源:浙江教育报     审核人:    时间:2025-05-18    作者:    点击:    

前不久,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其中,浙江被列入该专业建设重点省份。

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内相关院校,就《通知》中提出的专业梯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亮点,以及它将给相关院校及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采访。

根据《通知》要求,到2025年底,原则上每个重点省份新增1个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布点。在浙江,今年将有两所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和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增该专业。

在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教务处处长何雄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来自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30%,失能老年人将在5800万左右。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家、床位517.2万张,全国共有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7881家,比上年增长12.8%,但合格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如何让老年人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照护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医养结合模式正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何雄表示,医养照护领域需要大量既懂医疗护理又擅长养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当前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医养人才的需求。

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除了教授老年人照护、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掌握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保健等理论知识,掌握老年人综合评估、安宁疗护等能力,未来能够在医养结合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事老年人健康照护、疾病管理工作,也能参与机构的运营与管理。

原文链接:从“照护荒”到“人才仓” 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