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潮新闻客户端》: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道理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审核人:    时间:2024-03-18    作者:许烽    点击: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虽然古今中外存在诸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精彩道理,但依然存在“选择什么样的道理给青年学生讲”、“什么样的道理更契合青年学生心灵”、“讲清楚哪些道理更能让青年学以致用”等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讲好道理的重要论述,既为思政课教师向青年学生讲好道理提供了理论指引,也为思政课教师更好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提供了行动遵循。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如何讲得入脑又入心?建议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道理。

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很重要”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理想信念时,援引了王阳明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还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向青年讲清楚人活着就要有理想信念。这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要求,而是人的本质特质所决定的。为此,马克思还以蜜蜂和建筑师的区别来说明动物与人的活动的根本区别,即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着的存在物,既然如此,就必然赋予自身活动以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这种“绝对目的”对人生方位的安置与引导,人就是无根的浮萍,就无法成为有意义的、完整的人。当前,受成长环境多样化的熏染、社会高度内卷化的冲击、亚文化思潮的泛滥,网络媒介泛娱乐化的偏离等诸多客观条件影响,青年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躺平”现象,“身躺心亦躺”的“积极躺平”有之,“身躺心不躺”的“消极躺平”有之,“心躺行不躺”的“虚假躺平”也有之。归根到底,青年对“信仰什么”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知。要让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特别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尤其要阐释清楚什么样的信仰值得信仰。要让青年学生明白我们所信仰的对象是虚幻的还是现实的,我们信仰的方式是盲从迷信还是行动指南,我们信仰的目的是为了仅仅精神寄托还是去改造世界,我们信仰所处的境遇是卑微低下还是保持尊严的,而共产主义信仰其崇高性就恰恰给予了我们心理的愉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并指引我们自觉地追寻和向往。革命时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无不体现那一代革命青年不怕牺牲、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代青年完美诠释了“人生有限与无限对立的和解有赖于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代青年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尽快“富起来”,牢记“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勇做改革先锋,敢尝第一口螃蟹。进入新时代,以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航天人为代表的一代青年,扎根新技术新科技革命,扎根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强国复兴伟业,书写着最美的芳华。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而不是低级的无趣的虚幻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处于人生拔穗期的青年学生脱离生活的破碎感、无力感、空虚感和恐惧感,才能心无旁骛地给生活以方向和意义。

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选择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很重要”的道理。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写下这段话时,马克思只有17岁。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人活在世界上,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要做正确的事。如何才能选择做正确的事,就是要领悟马克思主义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评价的思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先锋、骄傲、英雄,也有每个时代的落伍者、叛逆者、沉沦者,尤其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也有卖国者、叛变者、变节者。汪精卫曾经也是热血青年,曾因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被处死刑,狱中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数十年后终究沦为千夫所指的头号汉奸、卖国贼;周佛海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是早期共产党人,后来也沦为汉奸,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就写下了“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七言绝句,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从伟人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决定了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当前,亚文化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伴随着网络亚文化的激荡,一些青年学生对“尊嘟假嘟”、“鸡哔你”、“S属性大爆发”、“纯爱战士”等网络热词信手拈来,却始终逃不出“脆皮大学生”般的自嘲,仍抱有“公主/王子请上车”的“泼天的富贵”的“多巴胺”幻想,有的甚至为了金钱和利益甘当“擦边网红”……说到底,是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思政课教师既要讲明现实条件下,由于人的差异性这一社会属性决定了价值评判标准不可能是中性的、普世的,因而应自觉摒弃西方世界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也应放弃对保持价值中立的虚幻,摆脱价值立场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政课教师也要讲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的选择,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中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劳动人民的真挚的同情心,是构建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价值评判标准的情感根基。“选择”大于“勤奋”,人只有选择了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人生的脚步才能越走越稳,才不至于在“狂飙”的不良社会思潮中迷失自我、堕落沉沦,成为时代的弃子。

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科学的方法对于人生很重要”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这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阐释清楚,人生成败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有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熟练地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否则,就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无所适从或者措手不及。首先要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著名调查报告,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鲜活的中国国情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才掌握了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作斗争的强大武器,才最终找到了“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奔波于广东、四川、东北等地,频频出国访问,对国情世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最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坚持调查研究,《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之江新语》、《求知善读,贵耳重目》等文献集中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正是亲历亲为开展调查研究,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政治论断和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得以孕育而生。最近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一些青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69.3%的人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人云亦云、不善于思考和分析。另外,52.0%的受访者指出缺乏问题意识,50.8%的人认为听风就是雨,容易相信和传播谣言。不难看出,青年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真知灼见,这对于人生保持郑重的人生态度很重要,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而言更是难能可贵。其次,要学习“矛盾分析”的方法,要指引青年学生正视矛盾的客观存在,人生本身就是矛盾的,就是在不断的矛盾解除与矛盾产生中纠缠,在马克思看来,这不过是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反映而已,只有把握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我们才能在矛盾面前不畏惧、不慌张、不彷徨,才能开启人生的自信出场。再次,要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当前阶级差异、阶级矛盾甚至阶级对立在一定程度还依然存在,我们要正确的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只要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人民民主专政,热爱国家和民族,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可以属于人民的群体,否则就是人民的对立面。最后,要学习“历史分析”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特别提出要“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历史责任感”是时代新人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处境”才能避免“错置时代”的历史错误。只有从具体的理论经典、红色家书、革命档案、史料遗迹中积淀历史认知和资源,在具象化的历史画面、历史故事、历史场景中获得真知、习得智慧,才能更好地同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更好定位人生发展的历史坐标与时代方位。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无往而不胜,也只有具备科学的方法,才能适应时代、掌握时代、发展时代、创造时代,才能在时代激荡中勇立潮头、激流奋进。

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告诉青年他们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力量,青年一代应着力观照历史,更应以责任的眼光回答现实。思政课教师应高歌新时代的青年,在思想解放、知识更新、技术运用、风尚引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应“躬身入局”引导青年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从道理中看到生活的态度,看到人类的变迁,看到进步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诉诸、沉迷、生活在虚拟的空间,找到所谓逃避现实、逃避理想的“远方路径”。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小我大我”的哲理,将个人需要的满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国之大者”;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命运与共”的哲理,避免恶性竞争,追求合作同行,构建形成发展共同体;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创新实践”的哲理,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上,以青年人的创新担当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道理_潮新闻官网 (tide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