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根基,10月15日下午,学校在奉化校区行政楼113会议室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阮叶萍、党委委员副校长沈忠华、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佳佳、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楼剑锋等领导出席会议。组织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计划财务处、产教融合与社会合作处、工会、数字与信息中心、技术技能中心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人事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沈忠华主持。

会上,人事处汇报了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举措,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技术技能中心等部门针对当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药学院、制药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药商学院负责人分别从本科专业建设及师资配置、引才聚才留才用才、双师素质提升等方面分享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做法与实践经验。

沈忠华围绕“真抓实干 务求实效 聚焦问题 知难而进”提出了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具体要求:一是点面结合,点上突破。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应用学科建设,重视本科专业师资引育;二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教师职业规划,扎实做好引育工作,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建好教学科研团队;三是善于引导,善用杠杆。突出奖惩政策导向,调整绩效切割比例,改进绩效划拨方式,严格目标任务管理。四是用心做事,以诚服人。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阮叶萍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校必须锚定职业本科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系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落地见效。她围绕“三个聚焦、三项保障”,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深刻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阮叶萍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切改革发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要求各单位把师资建设作为“头号工程”,以评价、评估、考核“三条硬杠杠”倒逼责任落实,真正让“抓师资就是抓根本,强师资就是强未来”成为全校共识。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战略,靶向引才。要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敢于“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大力拓展校企双聘、全球招聘、返聘资深专家等多元渠道,通过“给平台、给位置、给资源”,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多措并举,系统育才。深入实施“青蓝工程”“药育人才计划”,为每位青年教师“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通过科研团队托举、访学进修资助、企业技术攻关、科研启动基金等组合拳,加速教学科研能力融合提升,绝不让千辛万苦引进的200多名教师“马放南山”。改革驱动,精准评才。持续深化岗位聘任、分类考核、绩效分配改革,坚决打破“平均主义”“论资排辈”,把职称、绩效、荣誉向教学一线、科研尖兵、“双师型”能手倾斜,让“躺平者”有压力、无市场,让实干者得实惠、奋斗者有舞台。
三是强化系统保障,凝聚工作合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强化制度保障。尽快出台校企双聘实施细则、教职工校内岗位调整管理办法,补齐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出国(境)研修等制度短板,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压实组织保障。构建“大人事”工作格局,学院承担主体责任,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学校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评先、资源投入直接挂钩;职能部门主动向前、服务靠前,形成信息互通、目标一致、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优化生态保障。系统实施“五个一”工程:一个科学规划、一次人才大会、一批表彰标杆、一轮“院长说人才”活动、一套暖心服务计划,让“尊师重教、爱才留才”在浙药蔚然成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校上下将以“求贤若渴的真心、知难而进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服务好各类人才,让他们奔赴浙药、建设浙药、成就浙药,努力开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